好氧池与缺氧池微孔曝气器布置数量差异及计算方法
在水处理工艺中,好氧池和缺氧池均需要曝气增氧系统,但两者的微孔曝气器布置数量并不相同。这主要取决于池子的功能需求、有效水深、所需溶解氧水平以及曝气器的标准通气量。
好氧池主要用于提高污水的生物活性,促进有机物分解,因此需要更高的溶解氧水平。曝气器在此起到关键作用,通过产生微细化气泡,增加水体的氧含量。缺氧池则主要用于脱氮除磷,溶解氧需求相对较低。
以215mm曝气器为例,假设其通气量在1.5-3m³/h之间。若好氧池每平米布置4个曝气器,这是基于好氧池需要更高的溶解氧水平以及更均匀的曝气效果。这四个曝气器能够满足池子对氧气的需求,同时保证水体的充分搅拌和混合。
而在缺氧池中,由于溶解氧需求较低,每平米仅需布置2个微孔曝气器。这样的布置既能满足缺氧池的基本需求,又能避免过度曝气导致的能耗浪费。
计算微孔曝气器数量时,需考虑多个因素。首先,根据污水处理设施的总曝气量需求,确定所需的总通气量。然后,根据曝气器的标准通气量,计算出所需的曝气器数量。例如,若好氧池总面积为100㎡,所需溶解氧水平为2mg/L,可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所需曝气器数量。同样,缺氧池的计算也需考虑其特定的溶解氧需求和曝气器通气量。
综上所述,好氧池和缺氧池的微孔曝气器布置数量并不相同,需根据各自的功能需求和溶解氧水平进行合理计算。通过科学合理的布置和计算,可以确保曝气系统的运行,提高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。